金华市非遗馆焕新开放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2025-07-29 17:42

古建新生,非遗绽放

金华市非遗馆(金华府城隍庙)全新亮相




7月29日,历经提升改造的金华市非遗馆(金华府城隍庙)以崭新姿态重新对外开放。这座千年古建焕发新生,飞檐斗栱间沉淀历史厚重,非遗展陈中跃动文化薪火,邀您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金华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历经明清多次修缮。2003年全面修复,既保留古韵,又焕发新生,如今既是千年信仰场所,更是非遗展示传承的重要空间。

展厅以“婺风遗韵——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主题,进门处“婺风遗韵”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出自书法名家吴文胜之手。




展馆分为“婺语”“风华”“遗珍”“韵致”四大展区。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色彩斑斓的婺剧戏服与盔帽,近距离观赏婺州窑的温润典雅,感受永康铜艺与锡雕的精湛工艺,品味东阳木雕的精妙绝伦,更能领略浦江板凳龙的灵动神韵。这些非遗展品不仅展现了八婺匠人的匠心独运,更生动诠释了金华人民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与艺术追求。


婺语


步入展馆,一幅南宋汤溪画家刘松年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这里以“婺语”为主题,通过非遗瑰宝讲述金华的山水人文。



展厅内,大气古朴的婺剧戏服彰显着古婺精神;由黄蜡石精雕细琢而成的金华火腿模型,诠释着“化金石为神奇”的匠心传承;许宅花灯以流光溢彩的造型,寄托“鱼化龙”的美好愿景;道情筒与方言唱段,则生动演绎着金衢盆地的市井百态。



茶香氤氲处,婺州举岩茶与千年婺州窑茶碗相映成趣,诉说着“一城山水一壶茶”的悠然意境。每一件展品都是活态的文化密码,让您真切感受婺州大地的精神传承与生活智慧。


风华


“风华”展区聚焦东阳木雕与永康五金,展现“千锤百炼”的匠人精神。

东阳木雕,以刀为笔,在木间勾勒万千意境。那些凝聚匠心的作品,有的将威严庄重融入立体造型,有的把山居雅趣刻进细腻纹理,无不展现着立体雕刻技艺的深厚功底,让木与艺达成完美共鸣。




永康五金,在锤炼中绽放光彩。从走四方的匠人印记,到实用器皿的精妙铸造,再到金属上的精美纹饰,每一处都体现着五金工艺的精湛。它既承载着奋斗的史诗,也传递着美好的寓意,更让不同时代的韵味在金属中流转。

这里的每一件非遗作品,都是传承与创新的见证,静静诉说着东阳与永康非遗的独特风华。


遗珍


“遗珍”展区,收纳着八婺遗珍的清辉。天一医药的济世仁心、义乌红糖的甘醇滋味、寿仙谷的康养智慧,在此相映生辉。




这里是人与自然秘语的回响之地,草木初心在时光里舒展成写意长卷。从天地间汲取的灵气,悄然唤醒深藏的乡愁记忆。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非遗,在时光长河中镌刻下鲜明的文化印记,静静诉说着八婺大地的过往与传承。


韵致


“韵致”展区内,龙舞腾跃着盛世气象,大旗舒展着豪迈意气,花灯流转着璀璨光华,一派韵致天成。



仙华山与大盘山的灵秀、金华江与钱塘江的浩渺,在此一脉相承,滋养出多姿多彩的非遗。鱼灯似游鱼穿梭,花灯摇曳生姿,板凳龙蜿蜒灵动,它们流淌在寻常生活里,传承于烟火民间中,在浙江大地上闪耀着独特光芒,诉说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千年城隍庙门重启,非遗薪火再续华章。这座承载着金华文脉的历史地标,正以崭新的面貌期待您的到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场馆的提升与改造能够让更多游客近距离感受到金华非遗的魅力。在这里,您能触摸千年古建的岁月痕迹,在雕梁画栋间聆听历史回响,于匠心展品中品味婺州韵味。让我们相约城隍庙,共赏非遗之美!






编辑:黄雪芬
二审:陶亮
三审:章艳婷
来源:金华非遗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