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驱动!我市政务服务改革跑出便民“加速度”

金彩云客户端>头条 记者 胡哲南
2025-07-30 11:17

“小区自助机刷身份证查社保,3分钟搞定!”7月29日,市民赵丽的体验是我市政务服务模式改革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我市以“三维发力”的强大攻势,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让高效便民的“列车”一路“加速跑”,打造了新标杆。

自助网络“织密网”,服务触角“全延伸”

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自助服务网络这场“战役”中,我市精准布局,打破传统政务服务场所的“枷锁”。

市政务服务大厅摇身一变,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超市”,设立的自助服务区成功弥补了办事窗口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的服务“空白”。无论何时,群众都能来此办理业务,全天候办事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自助机“撒网”至园区、商场、医院、车站等人流如织、需求旺盛的场所,构建起“政务+生活”的紧密服务网络,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办事便利度。

同时,深化“政银合作”,政银联动的新机制如同一座桥梁,让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成为现实。目前,市本级46台自助机使用率高达100%,单台平均年办件量441.4件,将全省平均水平远远甩在身后。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企业事项网办率达98.55%,个人事项掌办率44.05%;392台综合政务自助机中,发生办件的占比98.33%,高于全省9.27个百分点,办件总量达5.53万件。

引导使用“双引擎”,线上线下“齐发力”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驾驭自助服务这辆“快车”,我市线上线下同时启动“强劲引擎”。

线上,“浙里办”城市频道上线“政务导航”应用,打造出的政务服务办理网点电子地图,让自助机位置、可办事项及网点营业时间一目了然,实现“就近办”精准引导,群众办事不再“迷路”。

线下,代办帮办机制宛如一双温暖的大手,在自助机投放点配备的专业导服人员,为群众提供“手把手”“肩并肩”的指导帮办服务。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设立的暖心服务专区,更是消除了数字鸿沟,让群众享受到政务服务的温暖。市民陈菊香老人感慨:“像用地图找地方一样方便。”

专业队伍“铸利剑”,服务品质“有保障”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务服务队伍,是斩断办事难题“荆棘”的利剑。我市政务服务中心聚焦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为打造这样一支队伍下足功夫。

组织全市政务服务办事员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理论+实操”考核覆盖高频事项,实现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员全员覆盖,让每一位办事员都成为业务“行家里手”。

同时,我市坚持考训结合,制定涵盖八大要素的业务培训教材和政务服务礼仪培训视频,组织高频事项学习和礼仪专题培训。

截至目前,全市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员持证率达91.73%,其中开发区、东阳市、浦江县等地政务服务办事员100%持证上岗,为优质政务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全天候服务“解难题”,群众满意“笑开颜”

“上班没空办”曾是困扰群众的难题,如今我市推行的午间、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全天候”错时延时服务模式,如同一场“及时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问责任、一次告知和容缺受理等便民办事机制,如同为群众办事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完善助老、助残、助困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城市文明浸润,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今年1-6月,错时延时办件2.9万件次,周末办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紧急事项超8000件,群众线下满意率99.93%,“好差评”正向排名全省前三。这些数据,是群众对我市政务服务的高度肯定。

接下来,我市将多渠道加强“浙里办”宣传推广,让更多群众了解并使用这一便捷平台。完善政务服务领域全量知识图谱,构建政务智能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智能问答、智能搜索、智能导办等服务,让政务服务如影随形、触手可及。


编辑:汪寒
二审:潘慧
三审:王春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