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 | 龙舟鼓手殷薇:40+的“疯狂”,我在德国收获三金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记者 潘慧/文 方丽/摄 殷薇/讲述
2025-08-09 07:03


从德国比赛回来以后,殷薇难得有了一段“假期”。不用早训,可以睡个“懒觉”,没有晚训,下班后可以慢悠悠地回家,跟家人一起吃晚饭。

上个月,她和金华女子龙舟队的队员参加第17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拿到了三块沉甸甸的金牌。这是浙江省龙舟项目至今在世锦赛上取得的最佳成绩。对于一个新鼓手来说,殷薇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个,一年多风雨无阻的训练换回了44周岁最好的生日礼物。

以下是殷薇的讲述。



PART.1
人生四十“找自己”

从小,我就喜欢玩水,水性也比较好,6岁左右学会了游泳。夏天,学校游泳队在训练,我也在旁边跟着游。上学、工作、结婚、生孩子,日子按部就班,平淡却也安乐。一晃,人到了40多岁,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我就好像有一种想要“找自己”的感觉。

起初,我迷上了摩托。450多斤的铁人摩托,我骑着来回台州七八百公里。下暴雨,淋着雨,还是骑。除了骑摩托,还有一件事情我想玩,那就是水上项目。2023年,我开始接触桨板,加入了武义优秀桨板运动员朱军良创立的浙江金华大胡子桨板球队。

和其他水上运动相比,桨板的技术门槛不算高,可以说是一项容易上手、老少皆宜的运动。划的时候就当是健身燃脂的运动,不划的时候可以躺下来看看风景,享受片刻的放空和宁静。

那一年也是发了狠,从零开始,我练了3个月,从L1级连续考到L4级。L4级学完后,我跟教练说还想考教练证。刚好杭州有一次培训考核,我请了3天假,跑到杭州去,封闭式训练。考试分理论和实操两大类,理论满分100分,85分才算合格,实操包括体能、技术和教学三小项,一科不过,全部成绩作废。我专心备考,晚上看书看到凌晨两三点,没教学经验的我硬着头皮模拟教学。顺利考出桨板技能教练员等级证书后,我的信心就有点上来了。

去年夏天,我们经常在婺江上划桨板,自然就遇到了正在集训的金华女子龙舟队。我们的基地在国际友城公园这边,龙舟队就在双龙大桥那边训练。桨板一般都是个人竞技项目,跟龙舟队的团战完全不一样。听着她们齐喊口号,一条“龙”在江上霸气穿行的样子,我心里痒痒的,托了个朋友去问,龙舟队缺人吗?

PART.2
登上龙舟,打开新世界

朋友传来回复,确实缺人。我就跑去见龙舟队教练盖勇。他第一个问题就说:每天早晚都要训练,你能不能坚持下去?我说能坚持。那时我已经玩桨板一年多了,想想训练量应该是能应付的。

事实证明,这话还是太早了点。第一次试训就给了我个下马威。练了一个小时,我就被“拉爆”了,整个人气喘吁吁,不会动了。我偷偷问队长,今天练习强度是平常强度的什么等级?队长说,只是日常训练的低强度。老实说,当时我就有想放弃的念头了。龙舟队最低的训练强度已经是我的最高强度了,好恐怖啊。我犹豫进不进队,后来想想还是不甘心,咬咬牙去了。

12人的一条龙舟上,有10个划手、1个舵手和1个鼓手。划手有5个舱位,1号舱的两人是领桨手,通过调整划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引导全队保持同步。四五舱属于提供推进力,起先,我就在这个位置当划手。龙舟队的训练可以说是全年无休,每天雷打不动,早训加晚训,只要能下水,肯定下水。除了水上训练,还有陆地训练场。一场训练下来,全身都是暴汗状态,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入队没多久,就遇上了“我要上全运”浙江省龙舟选拔赛,要集训半个月,队里的鼓手有事去不了。教练看我身高1.6米、体重50公斤左右,问我能不能上?鼓手的位置在龙舟船头最前端,负责掌控全队的划桨节奏。鼓手体重越轻,船体阻力越少,直接能提升行进速度。

说上就上,去年7月是第一次随队参加龙舟比赛,我啥也不懂,眼睁睁看着被对手超了过去,也不知道调整鼓点频率,提醒队友加力顶住。那次教练没说我,但我知道整条船,就我这个新鼓手不大行。

教练的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一个好的鼓手,必须先得是一个好划手、一个好舵手,如果连划都不会、舵都不会,那她绝对不会是个好鼓手。”为了当好鼓手,我先去当划手,又去打舵,再去打鼓。慢慢地,我总算摸清了龙舟里的一点门道,划姿、发力、节奏,还有跟团队的磨合。


坚持的力量也来自队友们。大冬天的,队友到楼下喊你去训练,暴汗之后一起在训练基地吃早饭,手磨出泡、屁股磨破皮都是家常便饭……加入龙舟队之后,最明显的就是获得了力量感,当你感觉自己有力量的时候,能掌握更多,可以做更多事情,接受更多挑战,野心就变更大了。

PART.3
关键时刻,感谢神队友

为了今年的世锦赛,我们准备了一年。世界龙舟锦标赛是由国际龙舟联合会(IDBF)主办的国际最高级别龙舟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共有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近4500名运动员同场竞技,我们参加的是老将A组比赛。

7月5日,我们从金华出发,先去广东与男队合船,再回上海飞北京,前往柏林。一路飞了十几个小时,刚下飞机就被大巴直接拉到赛场,时差都没调过来。大家都还没进入比赛状态,原本寄予厚望的混合组项目落空了。

接下来是女子组的项目,先是2000米绕标赛,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环绕赛里,参赛队伍是流动起航,越强的队伍出发时间越晚。中国队在倒数第三个出发,后面还有德国队和美国队。一出发,我们就使劲往前冲,想要追前面的船。

比赛后半程中有一个关键细节。转弯过后,我们想从两条龙舟中间插过去,但有碰船的危险。情况急迫,我们舵手大喊了句“让一下”。正好隔壁一条船是中国香港队,他们的舵手听到了,立马往边上打了一下,等于让出一条路来。啪,我们扎进去了。从两条船中间划出去,其实很难。幸好,经验丰富的盖勇教练赛前辅导,就跟我们说,万一遇到这种情况,船头出去之后,船尾还会被吸住,一定要顶住。

连划了30桨,果然尾巴还被吸着。我继续喊“顶住,桨下加力”,喉咙都喊破了,还好神队友拼命在顶,又是20桨。连续的50桨,已经到极限了。我在船头,看大家已经杀红了眼。嘟,船尾出来了,唰,龙舟一下就冲出去了。我高喊“出来了出来了”,团结的力量太强大了。超了两条船后,我们继续奋勇往前,一口气又追了一条船。连追三条船后,大家士气大涨。

冲过终点,我们还不知道成绩。盖勇教练在那接电话,看见他高高举起一个食指,我还没看懂,上岸后又确认了一遍,真的是“第一”,队友们顿时热泪盈眶。

PART.4
越战越勇,连夺三金

200米直道赛也很惊险,15支队伍分两组进行预赛。我们和乌克兰队分获两组的第一名,但成绩上落后乌克兰队0.19秒。第二轮,我们调整战术,出发就先声夺人,拼尽全力,前20桨就获得了0.5米的优势。比赛全程白热化,临近终点,德国队突然冲了上来,三条船几乎同时到达终点。

我们这条船已经在欢呼了,我心里却在打颤,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坐在船头,我肉眼所见也无法判断胜负。旁边的队伍不知道情况,也开始欢呼起来。我们哑掉了。几秒钟后,河面上的电子计时系统给出了精准的数据,前四名都在57秒左右,我们以0.338秒的优势获得冠军!队友们直接在船上就跳了起来。整个过程太戏剧化了,我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拿了两块金牌,最后一场500米比赛,我们就放开划了。决赛号令响起,挥桨、抓水、拉水,一气呵成,我们越战越勇。2分23秒737,超了第二名半条船,金华女子龙舟队以绝对实力第三次问鼎冠军,让五星红旗在德国比茨湖畔高高飘扬。


作为一支非专业队伍,金华女子龙舟队队员都是40岁以上的“阿姨”。半年多的备赛,所有人都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没有一个人退缩,教练跟队员一起鼓劲。胜利来之不易,里面藏着无数的汗水和血泪。国际赛场上,我们拼出了中国人的龙舟精神。

回国的飞机上,空姐送来了一个小蛋糕,我第一次在空中度过了难忘的生日。我要感谢队友和教练,三枚金牌是我人生最好的礼物。对于新晋鼓手的我来说,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要继续努力。

不光龙舟,金华地区的水上运动项目还有很多。在龙舟完成训练任务后,我也会跟队友们玩玩桨板、桨板球、皮划艇等。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加入我们龙舟队,加入玩水队伍,来感受水上运动的快乐。

(部分图片和视频由受访人提供)


编辑:赵创
二审:陶亮
三审:章艳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