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金华队将主场迎战余姚队,迎来城市争霸赛首秀。能否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全看球员们的水平硬不硬。8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体育运动学校综合体育馆,了解金华队的备战情况。
走进体育馆,耳边充斥着球鞋摩擦声与篮球落地声,球员们正分组练习投篮,在快速跑跳中提升手感与命中率,和体力极限做对抗。
据悉,自“百县大战”预选赛结束后,金华队就迅速集结,开展集训,以一日两练的安排,提升球员们的耐力、技巧和默契值。赛程临近,金华队还在教练组的组织下,开展针对性的攻防战术部署。
“投篮的时候不要往前冲,要向上发力,控制好核心。”
“节奏提起来,累了的时候投中球才是真功夫,要找到赛场上的感觉。”
……
教练廖俭颖站在场边,不断关注球员状态,并进行指导。她告诉记者:“上午一般是以投篮和体能为主,下午是战术与对抗。通过不断练习,队员们在循序渐进中,精进技术水平。”
金华队球员原先都是各支球队的明星球员,在教练组的引导以及日常队训的磨合中,不断提升团队意识。“队伍从创建初期,到慢慢具备战斗力,是大家团结一致的结果。他们原来在赛场上也许都拥有无限开火权,到这里以后,球权就要重新分配,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把球赢下来。”廖俭颖说。
训练间隙,满头大汗的球员们经短暂休整后,继续持球练习。唐俊潇是市区一家篮球馆的教练,在集训时,他总是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球员,“我今年30岁,队内最小的球员才18岁,平时我会把自己打球的经验、球场上遇到的问题等告诉他们。同时,我也从教练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包括篮球技巧、队伍纪律、训练心态等方方面面,之后会把这些运用到我的工作中。”
担任后卫位置的陈锦伟是队内年纪最大的球员,之前他打了十几年野球,虽然身上有旧伤,从未缺席过一次训练。他说:“通过这段时间系统性的训练,我在传球、抢篮板、卡位防守等技术上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体能就更不用说了,相较于过去提高不少。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队伍的状态,因为我们来自各个地方,有不同的风格与理念,形成一个团队后,都做出了相应的退让,打好配合。”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