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热线 | 市农业农村局:“稻+”种养模式 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金彩云客户端>行风热线 傅静妍
2025-08-15 16:16

 




8月14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上线嘉宾: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祝苏武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与农田建设处处长袁敏俊

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子管理中心主任傅丽青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明

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旭升

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子管理中心副主任薛占奎

主 播:龚 望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祝苏武

问:“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目的。目前成效如何?

祝苏武:目前,我市推行的“稻渔”“稻菜(菌)”“稻药”等多种“稻+”产业典型模式,在促进稻谷稳产提质的同时,还可达到节地节水、绿色生态、循环高效等多种效果,既保障了粮食面积稳定,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种粮积极性。我市以“永康稻虾”“兰溪稻蟹”“东阳、磐安稻药”“武义稻菌”等为代表的“稻+”共富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具备了一定影响力。

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发挥政策支撑作用调动农户积极性,组建产业服务团队做好技术指导,塑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近三年的推动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稻+综合种养面积7.2万多亩,其中稻渔面积3.5万亩,占整个稻+种养模式的一半多,稻渔综合种养主体达到267家,创建了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1个(永康市),省级示范基地31个。

问:介绍一下我市目前稻渔主要模式的发展情况?效益如何?

答:金华的稻渔模式中主要以稻-小龙虾、稻-鱼、稻-蟹等种养模式为主,占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的87%,稻-鳖、稻-罗氏沼虾,稻-青虾等新型种养模式也在推广。从比较效益看,稻-鳖、稻-蛙的效益较高,亩效益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但市场容量不大,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稻-小龙虾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亩效益在1000-2000元左右,但市场容量大,更易大面积推广。

从金华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情况来看,我市本地小龙虾市场需求大,稻-小龙虾轮作具有茬口衔接好、养殖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比较容易推广。稻蟹模式主要以兰溪为主,目前该市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兰江蟹”特色品牌,发展稻蟹养殖具有很好的品牌优势和地域优势,有望培育成当地有规模有影响的特色产业。

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首先要找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电力设施配套的田块,面积最好有50亩以上。种养殖户要有一定的水产养殖技术和经验。稻虾轮作的投资成本在2000-3000元/亩。

明日预告:8月15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金华海关。欢迎拨打热线电话82362218参与节目。

编辑:傅静妍
二审:王峥毅
三审:钟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