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浙BA”城市争霸赛金华队与杭州队的强强对话中,金华队6号球员王哲烨在开局不到三分钟内连续命中两记三分,这两个关键进球让金华队以2分优势领先第一节。尽管最终金华队未能战胜实力强劲、阵容豪华的杭州队,但金华队拼搏至最后一刻的身影,依然烙印在许多球迷的记忆中。
赛后,几乎打满全场的王哲烨汗水仍不断从额角滑落。他没有急于擦拭,而是沉着复盘整场比赛:“开场手感不错,但后面体能有些跟不上。回去必须加强投篮稳定性和体能储备。”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韧劲。
截至9月2日的数据显示,王哲烨是金华队目前得分、三分命中数和场均得分最高的选手。面对成绩,这位略显腼腆的球员毫不犹豫地将荣誉归功于团队:“篮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是教练布置战术,是队友信任我、把球传给我,我才有机会得分。”
图中身穿白色球服6号的是王哲烨 楼冀阳/摄
他与篮球的结缘,始于小学时一节普通体育课。“那时候我就跟着同学们一起投篮。每一次球进筐的瞬间,都特别开心。”他说。
四年级时,体育老师王建阳将他选入校队。从那以后,篮球不再只是游戏,而成了需要坚持的梦想。系统训练接踵而至,王哲烨的基本功日益扎实,甚至代表学校出战省级比赛,一步步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赛场。
“我很幸运,每个阶段都遇到了‘伯乐’。”回顾来时路,王哲烨的语气中满是感恩。小学体育老师王建阳领他进门,市体校廖俭颖指导帮他打磨技术,初中余梓荻老师教他平衡学业与训练,高中陈忠耕教练进一步培养他的战术意识。“他们不只教我打球,更教我怎么做人。”
如今,王哲烨已是上海体育大学的一名学生。这个夏天,他先后代表东阳队、金华队出征“浙BA”,与经验更丰富的球员同场竞技。“队里几乎都是老大哥,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战术细节和实战经验。”他特别提到金华队主教练郑武的指导,“那种专业的氛围和团队的凝聚力,让我对篮球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他的篮球人生中,父母的支持始终是温暖的底色。“小时候,很多家长担心打球影响学习,但我爸妈一直鼓励我。我妈总说,‘只要你想打,我们尽量满足’。”懂事的王哲烨却从不苛求,“能省则省,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正是他们的支持,让我能心无旁骛地追梦。”
图中身穿6号球服的是王哲烨
在他看来,“浙BA”虽非职业联赛,却是他经历过“氛围最好的比赛”。家乡球迷的呐喊、父老乡亲的关注,赋予这项赛事别样的意义。“每一声加油都是动力,每一次掌声都是安慰。”
关于未来,王哲烨的目标清晰而温暖——他希望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或篮球教练,将所学所练传递给更多年轻人。“不管以后做什么,篮球永远会是我人生的核心。它给了我强健的身体、坚定的心态、珍贵的朋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而他最想对年轻篮球爱好者说的是:“别忘了最初那份纯粹的快乐。就像打通一个游戏,珍惜每一次触球,不要害怕失败。基本功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而学会尊重——尊重对手、队友、裁判和规则,先做好人,才能打好球。”
赛场上的三分射手,人生路上的长远投手。王哲烨正如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少年一样,在奔跑与跳跃之间,勾勒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篮”图。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