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来对了,收获超出预期!”在第37届撒哈拉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黄炜炜忙碌不已——接待客户、登台推介、搜集行业信息。“通过这个展会,接触到了非洲政府部门、高校专家和众多潜在客户,尤其能清晰把握非洲农业的实际需求,为今后制定非洲市场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9月14日至16日,第37届撒哈拉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埃及开罗举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12家农机企业参展。其中,金华企业占比七成,成为开拓非洲市场的绝对主力。
“我们天生敢‘闯’,随着非洲各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对农机产品的需求在不断上升。”浙江挺能胜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叶挺介绍,早在几个月前,埃及贸易商Ezat就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公司,咨询割晒机、收割机等多款农机设备。“得知我们要来埃及参展,他主动到展会来接洽。”应叶挺说。

“物美价廉”是埃及农场主Sami对金华农机的使用评价。“我买过割草机、微耕机,非常好用,邻居们也很喜欢,都来向我打听。”这次展会上,Sami看中了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履带式旋耕机,充分了解起垄机、圆盘犁等其他产品后,果断预订了一整套设备。这让黄炜炜更有信心,准备加快布局当地经销商,放大参展效应。
“埃及客户对我们的精准播种和AI识别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金华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慧芬表示,尽管当地目前更关注无人机喷洒、运输的基础功能,但她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开端”。
展会期间,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义乌市索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金华农机企业代表纷纷登台,展示了智能播种机、手扶拖拉机、农业AI平台等产品,详细介绍非洲市场布局与服务网络建设,传达出与当地开展深度合作的满满诚意。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经商处一等秘书薛润涛、埃及国家研究中心专家马赫尔·法西·阿提亚·莫尔西等嘉宾对金华农机在节水、效率、智能等方面展现的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金华持续推动农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着力打造全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先进智造高地,加速农机“出海”。目前,全省首家农机出口服务中心已在义乌成立,初步形成“展示—销售—服务”全链条支撑体系。据统计,今年1—7月,金华农机出口额达23.11亿元,同比增长28%,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倡导的,金华正通过农业装备与技术合作,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为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