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市科协
上线嘉宾:
金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施怡伟
金华市科协党组成员李良良
金华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杜德洪
金华市院士中心主任陈航波
金华市科协办公室负责人廖文艳
主 播:钟 原


问: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引才聚才、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方面,科协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施怡伟:市科协主要依托“一家三站”(院士之家、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这一核心平台体系来集聚高端人才。今年新建了各类工作站39家,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1名,开展合作项目61项。
同时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体系。面向青年人才实施专项培养计划,举办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面向企业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金华市科技型企业家”“金华市青年科技型企业家”选育工作。目前已建立起一个138人的培育库。此外依托“浙江院士之家”开展服务创新浙江专项行动,策划了“六个一”系列品牌活动,已推动签约院士合作项目14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12项,金额达1240余万元。

金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施怡伟
问:聚焦“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市科协今年有哪些体现民生温度的工作成效和未来方向?
施怡伟:科普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人民,提升生活品质。今年,市科协紧紧围绕“民生科普”这一核心,让科学知识走出实验室,融入寻常生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让科普服务更有“广度”,覆盖全人群,不仅持续面向青少年开展“人工智能+科普”百场讲座、科技创新大赛,还特别关注到老年人群体,开展了“智慧助老”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针对农民朋友,推出“智慧农业田间日”活动,同时组织农业专家下乡开展农技培训15场,讲授现代农业技术;为产业工人举办安全生产、职业技能提升等专项培训,全年惠及超过50万人次。
二是让科普形式更有“新度”,融入日常生活。尝试打破科普的“距离感”。如创新推出10条“科普Citywalk”研学路线,将散落在全市的科技馆、自然保护区、特色产业园串联起来,让市民在漫步中感受科学魅力。同时利用公交车载电视、轨道交通专列、对农广播等身边媒介,打造“流动的科普课堂”,让科学知识在通勤路上、田间地头触手可及。
三是让科普内容更有“温度”,回应百姓关切。紧密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安全、环境等议题,开展“百场应急科普进社区”活动,教大家防灾避险、急救技能,让男女老少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了“科普为民、科普惠民”。


问:除大赛之外,科协在激发孩子科学兴趣方面还有哪些特色渠道?
答:在促进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市科协突出科学教育加法,每年组织承办和推荐参加众多赛事,除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外,还有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青少年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大赛。除此之外,还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课堂”。一方面大力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如鼓励全市各类科普教育基地、新质生产力科普馆(点)向公众开放,目前累计接待已超40万人次。另一方面注重兴趣引导,不仅有名师大家的“人工智能”巡讲,也有面向低龄孩子的“科普舞台剧”、“科学魔术秀”,用生动有趣的形式点燃他们的好奇心。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随时随地可学、多种形式可选”的科学体验。


明日预告:10月14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市文广旅游局。欢迎拨打热线电话82362218参与节目。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