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出海丨浙四医生收到三封跨国感谢信:“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金彩云客户端>义乌 通讯员 金南星
2025-10-16 11:21

近日,浙大四院副院长、普外科唐喆主任团队收到了三封越洋感谢信。信件来自团队不久前在孟加拉国救治的三位肝癌患者,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激,成为“一带一路”医疗合作成效最温暖的见证。

与此同时,该团队接获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的邀请,即将再次出征,让中国医疗技术在“一带一路”上继续绽放光彩。

中国技术赢得生命赞誉

8月16-17日,唐喆教授受到孟加拉国外科医学协会和孟加拉国家癌症中心医院邀请,率队赴孟加拉国开展医疗技术输出与学术交流活动。

其间,在孟加拉国国家癌症中心医院的手术室,由唐喆主任医师、董林平副主任医师等组成的中国医疗团队接连完成3例肝癌手术演示——1例15公分巨大肝癌切除、该国首例腹腔镜下肝癌切除联合消融术,以及首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手术。

“我和家人对此深表感激,这无异于一次‘重生’的恩赐……感谢你们赐予我第二次生命的机会。”49岁的卡比尔·哈瓦达尔在信中写道。他的肝脏肿瘤巨大(14.0×14.8 厘米)且位置复杂,侵犯周围多个器官,手术风险极高。在该病例的手术演示中,唐喆教授团队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成功为他完成了高难度肿瘤和周围器官联合切除手术。

图片图片

与卡比尔一样,63岁的拉希德和55岁的莫巴鲁克也分别接受了该国首例腹腔镜肝癌切除联合消融术和首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他们在感谢信中反复提到中国医生“医术精湛”“态度亲切”,不仅解除了他们的病痛,更让他们“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与安宁”。

这三台手术中使用的射频消融设备,是由唐喆教授团队参与研发的“中国制造”,从技术到器械,全面展现了我国医疗“硬核”实力。

图片

医疗合作内涵不断深化

据悉,唐喆教授团队此次孟加拉国之行,不仅是一次手术演示,更是一场系统的医疗技术输出。团队在行前围绕任务需求细化方案、做足筹备,确保各项保障衔接到位。

手术期间,当地二十余名专家现场观摩,手术录像向孟加拉国全国外科医生转播,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图片

这次合作并未因医疗团队回国而终止。术后,唐喆团队通过线上方式,持续为三位患者的康复提供远程随访指导。

孟加拉国家癌症中心医院院长Prof.Dr.Jahangir Kabir表示:“唐喆教授团队带来了顶尖的技术,创造了我们国家的多个‘首例’。这种自始至终的责任感,让我们深受感动。”

此次患者感谢信的传来,进一步印证了此次合作在技术成功之外,更深层次地促进了民心相通,增进了中孟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图片图片

(在当地医院查房)

孟加拉国之行的成果尚在回响,新的使命已接踵而至。唐喆教授团队近日正式收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的邀请,将再度携中国先进医疗技术与方案启程,开展手术演示及学术交流工作。

从孟加拉国到乌兹别克斯坦,浙大四院的医者们正以仁心仁术,在“一带一路”的广阔画卷上,不断绘就“健康同行”的温暖色彩。这也标志着浙大四院医疗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与认可度正在持续提升,医疗出海的步伐愈发稳健。

图片

唐喆表示,此次医疗出海的核心在于“技术输出”的精准落地,既解患者之急,更助当地医疗能力提升。“我们期待,‘一带一路’上的这类医疗技术输出与合作能成为连接各国人民的‘健康纽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更多务实力量。”

编辑:潘晓红
二审:余首锋
三审:邵建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