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55岁的老张在工地作业时,没躲过迎面而来的铲车,右下肢被狠狠撞中。送到浙大四院急诊时,小腿横截面血肉模糊,几乎快断了!伤口触目惊心,骨头断裂、缺损、暴露,皮肤组织大面积缺损,伤口里还裹着泥沙。
更让人揪心的是,足趾已泛白,没什么活性,足背动脉跳得极弱,这意味着下肢血液循环已经严重“断供”,再拖下去,腿可能就保不住了。
“这属于典型的高能量创伤导致的开放性骨折。”该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钧团队紧急会诊后,一句话点出了病情的严重性。这类损伤不仅是骨头断裂,还伴随血管、神经、肌肉等多重软组织损伤,若处理不当,感染、骨髓炎甚至截肢的风险极高,治疗周期长且难度大。
“开放性创伤的黄金治疗期在受伤后6-8小时内,首要任务是清创抗感染、恢复骨骼稳定性。”急诊抢救室会诊后,手足外科团队迅速敲定手术方案。当晚,由李钧主刀,带领团队率先开展“右腿保卫战”。

术中,医生先通过外固定装置对移位的胫腓骨进行初步固定,随后彻底清除创面污染物与坏死组织,并在骨空隙中填充带抗生素的骨水泥——这种材料既能释放抗生素,又能填补空腔,为后续治疗筑起抗感染屏障。最后采用封闭负压治疗技术,持续引流创面渗出液,为组织修复创造清洁环境。

病人病情稳定后,手术方案进入精细化修复阶段。由于创伤严重,一个半月内,张先生先后接受了5次手术:
●反复清创:坏死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得一次次切掉,尽可能把感染风险压到最低,这是处理复杂创伤的“基础功”,一步都不能省。
●骨折固定升级:做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术。比起之前的外固定,这种方式更符合骨骼的生物力学特点,能让患者更早开始功能锻炼,避免肌肉萎缩。
●巨大创面皮瓣移植:由于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头直接暴露在外,传统的植皮手术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必须用带蒂皮瓣移植(小腿内侧皮支皮瓣)来修补。带蒂皮瓣自带血供,就像给受损区域“带了营养包”,是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关键技术”。

收治当天小腿情况

10月2日复查情况
如今再看老张的腿,创面恢复得很不错,足部恢复了往日红润的样子,足趾也恢复了活性,终于不用再担心截肢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手术把缺损的骨折断端补齐,进行植骨填充,这样就能把患者小腿的骨骼结构和运动功能重建好,恢复正常的生活。”李钧说。

据悉,李钧是浙四新引进的骨科资深专家,在骨科领域深耕近三十年,不仅精通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更在四肢复杂骨折、带蒂游离皮瓣修复、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疑难领域形成专攻,尤其擅长通过显微外科技术重建受损肢体功能。
入职浙大四院不到2个月,李钧已接连抢救了十例严重手足外伤患者,其中大多数是工地、工厂等场所从业人员,为守护因为各种意外导致严重创伤的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李钧提醒,这类场所容易发生高能量创伤,工人作业时一定要做好防护。一旦发生肢体创伤,尤其是出现伤口出血多、骨头外露、肢体麻木发凉等情况,要立即就医,抓住6-8小时的“黄金治疗期”,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伤残风险。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