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1934年的万佛塔和通济桥,梁思成拍的

金彩云客户端>文化 章果果
2024-06-01 09:06

上周,《延福寺、天宁寺大殿,还有鹿田书院!梁思成林徽因1934年金华行,考察了这些建筑》一文发表后,热爱金华地方文化的黄晓刚给我留言:梁思成还拍过万佛塔和通济桥。

照片在哪儿?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随即想起,查资料时我遗漏了梁思成的一本书:《图像中国建筑史》。当时以为这本书是英文版,就自动将它忽略了。没想到该书早已由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

书里果然有万佛塔和通济桥的照片。万佛塔,书中称为“金华北塔”,梁思成认为它是清代多层塔中南方仿木构式的代表作。通济桥,书中称为“十三孔桥”:“南方各地的拱桥在结构上一般比官式桥要轻巧些。如浙江金华县的十三孔桥就是一个杰出的范例。”

梁思成对于通济桥不吝赞美之词。其实《中国建筑史》中也有一张通济桥的局部图,出现在“清代实物”的“桥梁”一节中:“然在京师以外,地方或民间所建桥,则无定式,券桥固最为通行。其大者如浙江金华县金华江桥,长十三巨孔,高约十六七米,桥面平阔,工程伟大……”

弥足珍贵的三张照片,或可让我们对上世纪30年代的金华多几分直观感受。

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二人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在华夏大地调查古建筑时,拍摄了不计其数的照片。这些照片穿越战火,经历跌宕起伏的命运,来到我们面前,殊为不易。这是我读《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感受。而《图像中国建筑史》一书的出版过程,也充满曲折、艰辛和传奇

大力促成《图像中国建筑史》出版的费慰梅女士,在书中回忆了当年梁思成夫妇调查古建筑的细节:

“那个时代,外出调查会遇到严重的困难。旅行若以火车开始,则往往继之以颠簸拥挤的长途汽车,而以两轮硬板骡车告终。宝贵的器材——照相机、三脚架、皮尺、各种随身细软,包括少不了的笔记本,都得带上。只能在古庙或路旁小店中投宿,虱子成堆,茅厕里爬满了蛆虫。”为了测量和拍摄重要构件的细部,他们还常要搭起临时脚手架,“惊动无数蝙蝠,扬起千年尘埃”。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和同事们南迁时,将这些费尽千辛万苦拍摄的照片底片,存入天津一家银行的地下金库以求安全。然而,无数底片毁于天津大水。剩下的,只有他带在身边的照片。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抗战时期梁思成在四川李庄期间,在无比窘迫的境遇中写就的,“宿不蔽风雨,食只见菜粝”。在此期间,他还写成了著名的《中国建筑史》。与《中国建筑史》不同,《图像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用英文写作的一本书,目的是向西方读者和建筑研究者介绍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

《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出版却是命运多舛。1947年,梁思成到耶鲁大学执教,带去了书稿、照片和图纸,希望该书在美国出版。不久,得知林徽因要做一次大手术回到北京。临行前,他把照片和图纸交给好友费慰梅,带走了仅有的书稿,希望在回国的长途旅行中改完并寄回。

然而,此去音信杳然。

直到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想起了这个搁置已久的计划,写信给费慰梅,想要回照片和图纸。费慰梅按照地址把邮包寄给了一个在英国的学生,以便转交给梁思成。1957年,学生来信说邮包已收妥。

然而,直到1978年,费慰梅才发现,邮包竟然没有转交给梁思成。而梁思成已在1972年去世。1980年,这个装着照片和图纸的邮包神奇地失而复得——它仍然原封不动地放在那个学生的书架上

在费慰梅的努力下,书稿与图片终于“合璧”,1984年《图像中国建筑史》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199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印出汉英双语版。

30多年后,梁思成的夙愿得以完成,这部难能可贵的著作终于未被湮没。我们也因而有幸见到了1934年的万佛塔和通济桥身影。


编辑:杨霄
二审:卢嘉乐
三审:李维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力
热力
相关专题
全民阅读时间

精彩评论( 0